I'm的水滴

 · 20天 ago

以太坊生态的价值破局之路:稳定币、ETH 财库储备


从结果上来看,L 2 路线为以太坊生态发展仍然做出了巨大贡献,除去节省的大量 gas 费用以外,L2 的战略价值主要体现在 2 方面:

一是 TVL 的资沉价值。据 l2beat 网站数据,截止 9 月 10 日,以太坊 L2 网络总 TVL 已增长至 547 亿美元,尽管相较于去年 12 月高达 655 亿美元的总 TVL 有超 100 亿美元的下降,但仍然为以太坊生态带来了更多的流动性留存,也为生态内众多协议、项目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供给。

二是与传统金融资产的无缝衔接。除去诸如 Arbitrum、Optimism 等加密原生网络以外,传统科技公司如索尼推出的 L2 公链 Soneium、阿里巴巴旗下蚂蚁数科推出 RWA L2 公链 Jovay、Robinhood 推出基于 Arbitrum 的 L2 公链用于股票代币化产品交易等。作为稳定运行十年的成熟区块链生态,以太坊仍然是瞄准 RWA 赛道的传统公司们的最佳选择,而 L 2 网络则为其提供了一个相对平稳且丝滑的进入窗口和渠道桥梁。

如今来看,后续以太坊生态的价值破局之路,或许仍需寄希望于与传统金融领域的接驳与更大范围内的资产耦合——前者的主要介质为稳定币,后续发展路线涵盖 PayFi、DePIN、跨境贸易等;后者则主要依靠众多上市公司通过推动 ETH 财库储备来完成股票等 RWA 资产的代币化、资产化。

站在 2025 年这一以太坊主网上线 10 周年的时间节点来看,尽管大多数的 L 2 网络在“融资-发币-销声匿迹”的死循环中逐渐成为加密历史长途中的一颗颗碎石,但他们也为在成为“加密泡沫”的同时成为了孕育新的创新性产品的土壤和养分。

包括久不发币的 Linea 在内,众多 L 2 网络或许生态项目寥寥、代币价格市场表现低迷,但也为加密市场的叙事热潮提供了诸多技术更新、项目产品,或许是加密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行业泡沫”,但绝不是所谓的“行业黑历史”。

至于以太坊生态能否进一步发展,或许仍然有待于时间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