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zs

 · 4天 ago

混币技术的发展与未来前景

混币是加密朋克的精神延续,但是在新闻中我们常见黑客使用混币器盗取加密货币洗白。混币到底是什么,他的未来又会怎么样


混币(Coin Mixing / CoinJoin)其实是加密朋克精神在比特币世界的延续技术之一——它的核心目标是让交易匿名化,打破比特币账本的可追踪性。

我们为什么要混币?
比特币虽然是“去中心化”的,但不是匿名的,而是伪匿名。
每一笔交易都永久记录在区块链上,任何人都能看到资金从哪个地址转到哪个地址。只要有一次地址被和真实身份关联(例如交易所实名),整个资金流都能被追溯。
所以早期的加密朋克们就想办法让比特币变得“不可追踪”也就是混币的初衷。

混币技术的核心思路是“让别人不知道哪笔输出对应哪笔输入。”

举个简单例子,假设有 5 个人各自持有 1 BTC,想转给不同的人。如果他们单独交易,链上会清楚显示:A→A'、B→B'…但如果他们先把这 5 笔交易“混合”成一笔统一的大交易——输入是5个地址,输出是5个新地址,且金额一致,那么外部分析者就无法确定哪个输入对应哪个输出了。


混币技术里最“实战”的部分就是我们说的“混币器”(Mixer / Tumbler),是帮你把比特币的资金流打乱,让链上分析看不出资金来源的工具。

混币器的定义,是一个服务系统(可以是中心化网站,也可以是智能合约),它收集用户的加密货币,把它们“搅在一起”,再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址、分散返还出去,从而打破链上追踪。

你把 1 BTC 发进去,它不是原样退给你,而是从完全不同的钱包、不同时间段里,分批打给你共 1 BTC 的“干净币”。
所以别人看区块链,只能看到你转出去了 1 BTC,某个时间点,有几个陌生地址转给你 1 BT但无法证明那是同一笔钱。


混币器的工作原理

中心化混币器

用户把币打到运营者的钱包。系统内部做洗牌,不同用户的币混合在一起通过延时返还,有时还会随机拆分成不同金额发出。运营者收取手续费(一般 1%~3%)。

他的优点在于简单易用、速度快,不需要你找别人合作。
缺点是必须信任运营者(可能跑路、泄露记录或被查封),法律风险高(被视为洗钱工具)。

去中心化混币器

不依赖第三方,而是多个用户共同构建一笔交易(如 CoinJoin / JoinMarket)。没有混币服务商,资金不会离开用户控制的钱包。混币过程是加密协作完成的,每个人都签名确认。

优点是无需信任;匿名性强,抗审查;合法性相对高(因为没有中介洗钱)。
缺点使用门槛高、步骤复杂;混币速度慢(要等到足够参与者加入)。


混币的风险与争议

法律风险:在美国和欧盟,使用混币工具(特别是中心化Mixer)可能被视为洗钱行为。
例如 Tornado Cash 的开发者 Alexey Pertsev 就因此被逮捕。
可用性风险:混币增加操作复杂度,容易出错导致资金丢失。
链上追踪技术进化:链上分析公司(Chainalysis、Elliptic)已能部分识别混币模式。

混币器 = 匿名洗牌机。它本身不是洗钱工具,而是隐私保护工具。
加密朋克认为,隐私是一种权利,不是犯罪的特权。


但是在目前我们常看到的新闻是黑客使用混币器来匿名交易,达到抗追溯的效果,我们来看看几个真实、已公开的案例。

1) Lazarus(朝鲜国家黑客)通过 Tornado Cash 清洗赃款
2016–2022 年间,朝鲜相关黑客团体(常被称为 Lazarus)偷取了大量加密资产,并把其中约4.55 亿美元的被盗资金通过混币器 Tornado Cash 等通道洗过,以掩盖来源。美国财政部在 2022 年对 Tornado Cash 进行制裁,点名该平台曾被用于清洗 Lazarus 的赃款。

2) Tornado Cash 创始人 / 关联人员被调查与起诉
与 Tornado Cash 有关联的几名开发者/推广者在荷兰、美国等地被逮捕或面临指控,监管把混币合约、关联地址列入制裁名单并提起刑事或行政行动,示范了“协议层面”也会被追责的事实。

3) Helix:中心化混币器运营者被起诉并认罪/量刑
运营中心化混币服务 Helix 的人被美国执法机关指控运营洗钱工具,处理过数以亿计的比特币,最终被定罪并判刑(并需没收巨额资产)。这类案件表明,运营混币服务本身在许多法域会面临严重刑责。

4) Bitcoin Fog:长期运行的暗网混币服务被铲除
被指运营 Bitcoin Fog 的人也被逮捕并以洗钱罪起诉,官方称该服务自 2011 年起就为毒品贩卖等犯罪提供洗钱通道,金额规模巨大。执法单位通常通过链上分析+传统侦查(如关联交易所账号、运维痕迹)完成溯源。


混币器确实因为被黑客滥用而常常被误解,其实它本身是一种中性技术——关键在于用它的人目的是什么。合理、合规地使用混币器,反而能在加密生态里起到积极作用。

我们来聊一聊几个正向的意义
保护个人隐私
比特币账本是公开的,任何人都能追踪你钱包的收支记录。只要某个交易所或对手方知道你某个地址是你的,就能推算出你的资产规模、消费习惯,甚至投资行为。通过混币器可以打断这种追踪,让资产重新“去标识化”。
对普通人来说,这相当于“给你的钱包上了一层窗帘”,保护财务隐私,防止被黑客或他人跟踪分析。

防止链上“贫富画像”与安全风险
链上分析公司现在能精准画出“谁持币多、谁在链上大额操作”,这些数据容易被滥用。比如,有人通过分析区块链数据,针对“大额钱包”发动钓鱼、黑客攻击。
合理混币能让资金分散、难以定位,提升资金安全性。

支持金融自由与抗审查性
加密朋克的核心理念是“代码胜于权力”。在某些地区,政治异议人士、记者、或社会活动家可能被监控资金流。合法使用混币器可以保护他们的捐赠来源、支付隐私。比如有NGO在捐赠时使用CoinJoin或Zcash,就是为了不让政府或敌对势力追踪到捐赠者身份。

提升整体网络隐私性
在技术层面上,当越来越多的普通用户使用隐私工具(如混币、CoinJoin、ZK交易),整个区块链生态就会变得“更匿名、更安全”。如果只有少数人混币,他们反而更容易被识别。
但如果多数人都混币,混合池就会更大、隐私性更强,链上匿名性总体提升。
这就是所谓的 “隐私网络效应”。

推动隐私技术创新
混币器是许多新隐私协议的起点:
Tornado Cash 推动了零知识证明(zkSNARKs)的应用。
CoinJoin 演变出 PayJoin、CoinSwap 等更高效隐私算法。
这些技术正在被用来构建更安全的 DeFi 协议、DAO 金库、甚至Web3身份系统。

当然,合理使用混币器的前提是不用于隐藏非法所得,了解当地监管环境,在必要时能证明资金合法来源(比如通过交易所KYC记录、转账凭证等)。

在我看来混币只是为了隐私的一种手段,期待加密隐私的继续发展,真正长期可持续的方向是“隐私技术+合规+生态”而不是单纯混币这一叙事。

Wunian888 · 4天

互相关注一下,已经关注你了

Myangyang · 4天

这混币术是哪年出的,我记的18.19
年plustoken关网后,就网传用混币术把币转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