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甜的,因为每天有你!
Following: 30 | Followers: 39
兰梓600337
· about 5 hours ago
全球首家央行“试水”加密货币捷克国家银行(Česká národní banka, CNB)正式对外宣布,已历史性地首次直接购买了比特币及其他数字资产,以此启动一个价值100万美元的“试验性数字资产投资组合”。此举不仅标志着捷克央行对加密货币领域的审慎探索,更使其成为全球范围内,首家公开承认将比特币直接纳入其资产负债表(尽管非官方储备)的中央银行,其象征意义远超百万美元的实际规模。
· 1 day ago
新节点加入网络,怎么知道该连谁?怎么快速找到想要的数据?原理很简单:•每个节点有个“唯一 ID”(由公钥生成),ID 决定了它在网络里的 “位置”。•每个节点不用认识所有节点,只需要记一个“路由表”—— 里面有 “离自己近的节点、中等距离的节点、远的节点”(这里的 “距离” 是数学计算的,不是地理距离)。•找数据时,节点不用广播“谁有 XXX 数据”,只需要问路由表里 “离目标最近的节点”—— 这些节点再推荐它们眼里 “更近的节点”,几次迭代就能找到目标。这样一来,网络能自己调整:节点加入 / 退出,路由表自动更新,永远保持连通 —— 这是去中心化的关键。
· 2 days ago
中国“比特币女王”被判11年8个月,其6.1万枚比特币被没收一场横跨中英两国、涉及金额高达数十亿英镑的世纪加密货币骗局,近日在伦敦南华克刑事法院迎来了关键判决。被媒体冠以“中国比特币女王”之称的钱志敏(Zhimin Qian),因策划并主导这起英国史上最大规模的洗钱案,被判处11年8个月监禁。与此同时,英国警方查扣了与她相关的超过61,000枚比特币,这笔在数字世界中流转的巨额财富,如今的价值已飙升至超过50亿英镑(约64亿美元),其最终归属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 4 days ago
全球十大公链BTC比特币:是区块链世界的“元老”,就像数字世界的黄金,也是最早的公链ETH:以太坊能跑智能合约,应用生态特别丰富,它是智能合约的“先驱”BNB:由大交易所币安推出,借着币安的用户和生态,在交易和DeFi(去中心化金融)领域发展快,潜力不小。SOL:靠FTX/SBF扶持,交易又快又便宜,吞吐量高,因为速度优势。ADA:第一个用“可靠权益证明算法”的公链,看重安全和可持续。LUNA:韩国出身的公链,搭着cosmos框架开发,还是算法稳定币UST的“老家”。AVAX:交易速度飞起、成本还低,又环保,在区块链里搞智能合约平链,速度和低成本让它很吃香DOT:能搞跨链和多链生态的公链。TRX:靠孙宇晨搞的智能合约公链,借着他的影响力,波场生态越扩越大。ICP:Dfinity基金会弄的公链,无限扩容的区块链系统,提供新一代去中心化网络架构。
NFT是元宇宙中的“万物”:虚拟地产:Decentraland、The Sandbox中的土地是最经典的例子,用户拥有并可以在上面自由建造、举办活动、出租获利。数字身份:你的虚拟形象(Avatar)本身、独特的皮肤、发型、配饰都可以是NFT,代表了你的社会地位和个性。社交资产:一场虚拟演唱会的门票、与朋友合影的瞬间、获得的成就勋章,都可以被铸造成NFT,成为独一无二的记忆和社交凭证。
· 5 days ago
Web3是啥?简单说就是:咱们自己说了算的互联网。在Web3里,你的数据、账号、发的内容,不再被某个公司控制,而是存在一个叫“区块链”的地方,大家都能看到,谁也改不了,谁也删不掉。Web3能干啥?很多人一听Web3就想到“炒币”,其实它的用处远不止这个。比如:数字身份:你有一个“数字身份证”,走到哪儿都能用,不怕被盗。数字收藏:你可以拥有一幅“数字画”,它独一无二,别人复制不了。去中心化社交:你发的内容不会被平台删,真正“我的地盘我做主”。
哈希是什么?哈希:是数字世界的身份证,在互联网和区块链的世界里,“哈希”是一个高频词。有人说它是密码学的基石,简单来说,哈希(Hash)就是一种把任意数据“压缩”成固定长度字符串的算法。你输入一段文字、一张图片,甚至一本书,哈希函数都能把它变成一串看似随机的数字和字母。比如,假设你输入一句话:“你好,世界。”通过哈希算法处理后,可能得到一个 64 位的字符串。哪怕你只改动一个标点,结果就会完全不同。这种“蝴蝶效应”般的特性,叫做雪崩效应。
· 6 days ago
日本公布加密货币创新与监管双重措施,全力支持日元稳定币近日,日本金融厅(FSA)以前所未有的“双管齐下”姿态,向全球市场清晰地展示了其在加密货币领域的战略蓝图:一方面,以前瞻性的姿态全力支持并主导一场由银行业巨头参与的日元稳定币实验;另一方面,则同步收紧对加密货币借贷和首次交易所发行(IEO)的监管缰绳。这一“一手抓创新,一手抓风控”的平衡策略,不仅彰显了日本意图在全球数字资产竞赛中抢占先机的决心,也为全球各国如何在鼓励金融科技与保障投资者利益之间寻找平衡,提供了一个“日本范本”。
· 8 days ago
x402发展的早期挑战商家改造成本与习惯迁移:把现有付费墙、订阅系统切换到“按次付费”,仍需产品与计费体系重构。合规与风控:跨区域的监管、稳定币合规与链上风险控制,需要配套的KYT/黑名单筛查与风控基建。生态与可用性:虽有火热讨论,但要真正规模化,需要更多开发者工具、网关服务与示范应用,把“概念热度”转为“用户增量”。
x402怎么运作?整个流程不需复杂的账户体系,机器自主完成:客户端请求受限资源——服务器返回 HTTP 402,告知“应付金额、收款方、支付方式”——客户端按要求完成支付并在请求头里附上支付授权——服务器验证成功后返回资源。打个比方,你把一个受保护的内容或服务,想象成写着“会员专用”的电梯:你走到电梯口屏幕提示:“请付 0.1 元使用一次”(这就是“402:需要付款”)你点“确认支付”电梯门秒开(你获得内容或服务)
Share with your followers.
Reply